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哈尔滨2月9日电 (记者 田洁)北京冬奥会上,烤鸭、韭菜盒子等北京特色美食深受运动员们的喜爱。哈尔滨亚冬会给运动员们准备了哪些特色食品?
亚冬会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陈春晖介绍,目前来看,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哈尔滨红肠等具有东北特色的菜品受到各代表团和运动员的好评。
在饮食方面,组委会为代表团和运动员提供的菜品食材都是经过严格的遴选,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按照“2个赛区、1个标准”的原则,运动员接待酒店每天提供20小时不间断供餐,餐厅设置了不同的风味餐区,每道菜品都配备了中英文菜单卡,上面标注营养成分、过敏原信息等详细参数,让运动员安全食用。“我们还按照赛事惯例,设置了清真餐厅,制定了清真菜单。对于不具备独立清真餐厅的酒店,我们提供清真菜品。”陈春晖说,“另外我们还专门设置了病号餐食服务,如果运动员因为伤病等原因无法到餐厅就餐,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外带餐食。”
为办好本届赛会,亚冬会组委会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标准、规划了完整的服务流线,在吃、住、行、医、购等方面做了精心设计和安排。运动员村运行团队尽最大的努力完善“家”的功能,营造“家”的氛围,提供“家”的服务。
在住宿方面,赛时在哈尔滨、亚布力2个赛区共使用5家接待酒店为3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运动员提供住宿服务。根据运动员国别、参赛项目、功能间需求科学分配房间。从各项细节着手,为运动员提供温暖、舒适的住宿环境,全部运动员接待酒店室温普遍保持在23至25摄氏度,并提供充足的热水,特别是在亚冬会筹办期间对亚布力赛区运动员接待酒店客房内的热水器全部进行了更新。同时,在全部接待酒店内为运动员提供自助洗衣和烘干服务及健身器材,并根据雪上项目特点,在雪上运动员接待酒店提供烘鞋机和打蜡房,全力为运动员打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了解到一些运动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在接待酒店内设置了中华非物质文化展示及互动活动。”陈春晖说。
在交通方面,赛时共投入1090台大、中、小型车辆作为保障车辆,并设计了82条交通运行保障线路,提供每日7时至24时的交通车辆服务,确保参赛人员正常出行。为参会人员跨赛区观赛提供5趟次火车运输服务,在火车站外设置交通转运车辆,为跨赛区观赛和参会人员抵达相关场馆提供便利。
在医疗方面,在3家接待酒店内设置了综合门诊部,有内科、外科、急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医学检验等13个临床科室,以及配套的检验、放射、超声、心电图、药房等医技科室,考虑到运动员比赛后肌肉容易受损等情况,综合门诊还提供中医推拿、按摩等服务。共配备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138人,为运动员提供每天14小时的医疗门诊、24小时的紧急医疗服务和定点医院转诊服务,确保第一时间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运动员比赛训练之余如果还想逛一逛,运动员村接待酒店内还设置了商业服务功能区,里面有金融服务、主题邮局、特许商店等,“滨滨”“妮妮”造型的各类特许商品也是运动员们的心头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