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滑雪:机遇与挑战并存
哈尔滨亚冬会在自由式滑雪项目共产生11枚金牌,中国队收获7金8银4铜共19枚奖牌,在三个小项上包揽奖牌,创历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分项最佳战绩,出现了徐梦桃、李心鹏和刘梦婷三位“双金王”。展望米兰冬奥会,中国队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届亚冬会,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派出最强阵容出战,在5个项目上斩获4金4银2铜。唯一丢掉金牌的是非奥项目男子双人同步,哈萨克斯坦队能够“虎口拔牙”,也说明这一项目上亚洲队伍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队两位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齐广璞依然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徐梦桃斩获2金1银,成为中国雪上项目首位全满贯得主。更让人可喜的是年轻队员的成长,16岁的陈雪铮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夺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个人银牌。20岁的李心鹏,斩获2金1铜,难度系数4.4250的动作干净、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从决赛第一轮的倒数第一到决赛最后一跳登顶,这位小将展现了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米兰冬奥会上,中国空中技巧队的对手更加强劲。美国、澳大利亚等对手在动作完成和难度上都高于亚洲对手一个档次。亚冬会上女子比赛以两周台动作为主,而澳大利亚老将劳拉·皮尔已经在本赛季完成了三周台4.2930的高难度动作,三次得到超过115分的成绩。与之相比,中国女子运动员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男子方面,亚冬会上最高难度动作是齐广璞使用的4.5250的难度动作,在落地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他队员主要以4.4250的难度系数为主。但世界范围内男子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时就纷纷在做5.0难度系数的动作了。对标米兰冬奥会,中国队还要在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上下功夫。
在自由式滑雪U形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三个女子项目上,中国选手同样拿出了统治级的表现。李方慧、张可欣在女子U形场地技巧包揽金、银牌;刘梦婷、杨如意和韩林杉包揽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前三名;女子大跳台项目,刘梦婷、韩林杉和杨如意三人再度包揽冠亚季军。
21岁的李方慧替补参加亚冬会拿到冠军,具备了登上国际大赛领奖台的能力。李方慧在本赛季迎来了自己的多次突破时刻——首次获得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亚军;首次登上世界杯冠军领奖台;首次捧起象征总冠军的“水晶球”。连续取得好成绩,无疑增加了李方慧备战米兰冬奥会的信心。如果能够在之后的每场比赛中都有稳定发挥,相信李方慧在米兰能够与谷爱凌一起绽放光彩。男子方面,中国队派出三位选手参赛,最终只有盛海鹏获得银牌,他与冠军韩国选手李昇勋在动作高度、难度和多样性上都有明显差距。对于中国队男选手来说,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硬实力,打好积分赛,努力获得米兰冬奥会资格。
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中国队都包揽了前三名,刘梦婷斩获两金。但是哈尔滨亚冬会这两个项目在女子方面都只有6名选手参赛,其中包括3名中国选手,奖牌的含金量有待提高。面向国际赛场,刘梦婷和队友们将遭遇更多挑战。欧美选手在动作质量、难度、完成度等方面都处于更高水平。刘梦婷虽然在今年1月实现突破,拿到奥地利克拉根福站世界杯冠军,但要延续这样的高水平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水平,经受更多高水平比赛的历练。
男子方面,在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中国选手都无缘领奖台。赛前受伤的张世豪并没有参赛,只有林昊一人出战,但在动作完成质量、难度上,他与日本、韩国选手有一定的差距。在亚洲层面,中国男子运动员没有太强竞争力,面对欧美高手差距更大。目前对他们而言,立足自身,弥补短板,争取米兰冬奥会资格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周圆)
单板滑雪: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
哈尔滨亚冬会单板滑雪项目共产生了6枚金牌,中国队斩获了其中3枚金牌,除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之外,其他小项均有奖牌进账。其中女子坡面障碍技巧、男子大跳台、女子大跳台项目包揽金、银牌,以3金4银1铜共8枚奖牌占据单板滑雪奖牌榜榜首。中国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场上,刘昊宇克服了大风天气的影响,在最后一轮滑行时放手一搏,拼来了一枚宝贵的银牌。杨文龙和姜鑫杰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发挥失常,经过一天的短暂调整,在大跳台项目上包揽金、银牌,杨文龙以两个方向的1800动作夺冠,展现出了世界级大跳台的水准。女子方面,不满20岁的小将张小楠和熊诗芮为中国队实现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金、银牌的包揽,让大家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单板女子选手的潜力。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因天气原因被迫取消,武绍桐在预赛中的稳定发挥为中国队拿到一枚铜牌。男子项目虽然未能登上领奖台,但王梓阳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坚持选择高难度动作,挑战自我的精神可嘉。本赛季王梓阳在世界杯瑞士莱克斯站以预赛96.25分的高分排名第一闯入决赛,又首次在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上夺金,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希望。
不过,在为好成绩喝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日本队和韩国队的进步。近些年在单板滑雪项目上日韩发展迅速,日本队并未在本次亚冬会尽遣主力参赛,而韩国男子选手两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天才小将”李超恩在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三项都有在世界级赛事中站上领奖台的实力。
对标米兰冬奥会,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单板滑雪项目在动作难度和稳定性层面仍需提高。距离米兰冬奥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只有狠下功夫抓训练,在比赛中磨砺心态和技术水平,才能在与世界级强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梁琰)
越野滑雪:表现可圈可点 交出不错答卷
中国队在越野滑雪六个小项的比赛中共获得5金、2银、3铜,创造了参加亚冬会以来的最佳战绩。“我们赛前的目标是1枚金牌,亚冬会见证了中国越野滑雪运动的高速发展。正是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力支撑了队伍的快速成长。”中国越野滑雪队领队王岩表示。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越野滑雪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补充了不少年轻力量的中国越野滑雪队首次实现全项目参赛,并且在女子接力等比赛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如今,中国越野滑雪水平在亚洲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水平逐年稳步提升,但是放眼世界,与世界顶尖强队仍有一定的差距。
在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越野滑雪女队不仅包揽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女子5公里(自由技术)的奖牌,而且还将女子4×5公里接力金牌收入囊中。该项目也是中国越野滑雪女队的重点项目,姑娘们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第10名,刷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的最佳成绩。
中国越野滑雪女队不仅成绩令人惊喜,更可喜的是迪妮格尔·衣拉木江等年轻队员的崛起,让人看到中国越野滑雪比较充实的后备力量。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在哈尔滨亚冬会集齐金、银、铜牌,她非常热爱越野滑雪,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越野滑雪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从而吸引越来越多人从事这项运动。
收获2金1铜的中国越野滑雪男队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男子4×7.5公里接力的金牌含金量十足,最后一棒中国越野滑雪领军人物王强展现出超强的爆发力,超越日本名将山下阳晖获得金牌。王强坦言,“这些年来队伍成长很快,对于我来说,不论是技战术应用还是过人的时机都掌控得更好了,我们也更加成熟了。虽然与欧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在全力追赶,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中国越野滑雪队在这次亚冬会“中考”中交出了不错的答卷,接下来他们将奔赴挪威,参加2月底举行的世锦赛,全力投入到争取米兰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征程中。(弓学文)
冬季两项:锻炼队伍培养新人 正视差距全力去拼
在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冬季两项队的表现令人瞩目。尽管冬季两项并非中国队的传统强项,但在本次比赛中,全队凭借出色的发挥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中国冬季两项队的潜力,也为明年的米兰冬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冬季两项队的金牌来自女子4×6公里接力比赛。由唐佳琳、文颖、褚源蒙和孟繁棋组成的阵容在最后时刻实现逆转,以1小时29分06秒3的成绩夺得金牌。在比赛中,孟繁棋在最后一棒凭借弹无虚发的射击和出色的滑行,成功反超韩国队和哈萨克斯坦队,展现了中国选手的坚韧与拼搏。孟繁棋在赛后采访中表示:“我是最后一棒,压力确实很大,但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拼到最后。”
此外,孟繁棋还与老将唐佳琳共同站上女子7.5公里短距离领奖台,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面对韩国名将叶卡捷琳娜·阿瓦库莫娃,姑娘们发挥出训练水平,孟繁棋与冠军只有2.4秒的差距。中国冬季两项队领队姜阳认为,2.4秒就是差距,大家要认清现实。“这位韩国选手我们在国际赛场经常碰到,确实与她有一定差距,这个成绩也符合预期。”姜阳表示。
男队方面,小将谷仓面对强手敢打敢拼,在男子10公里短距离为中国队摘得一枚铜牌。此后,谷仓又与队友胡伟耀、乌罕图、闫星元拿到男子4×7.5公里接力铜牌。闫星元是男队唯一参加过北京冬奥会的选手,在男子10公里短距离比赛中他脱靶三发,错失奖牌最终遗憾位列第四。
“短距离比赛后,大家都带着遗憾的心情。教练组告诉队员们要放平心态,展现训练水平。”姜阳说。队员们也一直相信有机会为奖牌换颜色。最终中国队在女子接力比赛见金。姜阳表示,男队除闫星元外都是缺乏大赛经验的年轻选手,只有谷仓在本赛季参加国际冬季两项联盟杯比赛获得参加世界杯的资格。“此次亚冬会也是本着锻炼队伍、培养年轻运动员的目的,为米兰冬奥会做准备。”姜阳说。在中国冬季两项队教练张庆看来,与国外高水平选手相比,中国选手射击较为稳定,但是滑行有差距,特别是女选手射击更为突出,男队在射击方面还有待加强。
冬季两项是动静结合的项目,射击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但同时又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需要运动员有更强的节奏把握能力和果断的判断力。亚冬会后,中国冬季两项队还将出国参加世界杯比赛,为米兰冬奥会争取更多积分。(李晓洁)
高山滑雪:为实现突破积蓄力量
本届亚冬会高山滑雪项目吸引了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报名参赛。虽然中国队并未登上领奖台,但是拼搏精神值得称赞,在磨炼队伍的同时,展现出中国高山滑雪队的风采。
此次亚冬会,中国高山滑雪队共派出8名队员参赛,其中只有老将倪悦名有亚冬会参赛经历,其他队员都是首次参加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男队的刘校辰、晁新博、孙昕淼和李金阳分获第七名、第九名、第十三名和第十五名;女队的倪悦名排名第八,张桂园以第十二名完赛,另外两名选手丁杰、张玉营未能完赛。中国高山滑雪队主教练皮尔斯·艾德里安·伊利夫表示:“竞争对手的实力非常强大,有些队伍拥有着和欧洲训练体系接轨的架构,他们比我们要更有优势。中国年轻选手仍需多参加比赛积累经验、提升竞技水平。男队发挥还可以,而女队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新锐队员,本应取得更好的成绩。”
北京冬奥会后,伊利夫开始执教中国队,带来了欧洲的训练体系、理念,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方式,中国高山滑雪队也迎来了新变化。中国队队员纷纷表示,外教对他们的帮助非常大,无论是在训练效率还是竞技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这些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从亚洲整体水平来看,中国高山滑雪依然与日本、韩国有一定差距。
在伊利夫看来,中国队想要取得历史性突破,不仅仅需要在青训、训练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好的雪板、雪具、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运动员的技术,这些方面缺一不可。伊利夫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身水平。“未来我们需要挑战更有难度的雪道,需要适应不同的弯道、不同的雪况,不能只在固定的赛道重复训练,需要不断挑战高难度雪道才能获得提升。”伊利夫表示。
近些年来,我国冬季项目飞速发展,为中国高山滑雪运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享受到“红利”的刘校辰深有感触,他提到一个细节,“前些年我们训练时用的旗门,往雪里插的时候非常困难,插进去以后还得扣一下,如今各种条件都好了,旗门也插得更加方便快速了。”
亚冬会已经结束,距离米兰冬奥会还剩不到一年时间,留给中国高山滑雪队的“备考”时间已然不多。接下来中国高山滑雪队将按照计划全力备战,也会出国参加一些国际雪联的积分赛事,为争夺奥运名额而战。“我们必须努力训练,并相信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终会见到成效。”伊利夫表示。(弓学文)
滑雪登山:在亚洲有优势 与欧洲有差距
本届亚冬会首次设置了滑雪登山项目,共有女子短距离、男子短距离、混合接力三个小项。中国队派出8人参赛,男运动员有张成浩、布鲁尔、刘建宾和毕禹新,女运动员有纪璐璐、次旦玉珍、索朗曲珍和于婧萱。中国队在女子和男子短距离分别派出四人参赛,均包揽前四;混合接力派出三对组合,包揽了金、银、铜牌,中国滑雪登山队实现了对9枚奖牌的全部包揽。
“第一次进入亚冬会,第一次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对队伍起到了练兵作用。”中国滑雪登山队教练张耀华表示。中国滑雪登山队为此次亚冬会准备了很长时间。去年11月,滑雪登山队举行了选拔赛,选出本次参赛的8名选手。本赛季队伍以赛代练,积极备战亚冬会。“本次比赛,队员们发挥出了平时的训练水平。虽然中间有困难,但是大家都克服了。”张耀华说。
短距离和接力赛是奥运项目,这两个项目把滑雪登山的各种技术和表现力,都浓缩在了一个较小的比赛场地。据张耀华介绍,短距离项目具有偶然性,但是中国队在亚冬会比赛中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没有出现失误。混合接力项目比短距离的赛道长度和爬升要多一倍,对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滑雪登山队成立于2022年,重点选拔2000年以后出生的运动员,因此本次亚冬会参赛运动员全部是“00后”。虽然在亚洲赛场实现了对奖牌的包揽,但是放眼世界,欧洲选手在滑雪登山项目上具有突出优势。
滑雪登山在欧洲发展时间长,法国、瑞士、西班牙和意大利是目前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强的四支队伍。张耀华评价道:“欧洲高水平运动员几乎都在25至28岁之间出成绩,他们有多年训练和比赛经验,其成熟度和稳定性明显超出我们的运动员。”
根据规则,米兰冬奥会滑雪登山项目资格为五大洲每个洲排名第一的国家或地区可获得男子和女子各一个名额,想再获得更多名额则需要继续参加比赛获得积分,每支队伍最多可派出2男2女共4名运动员。“目前,我们的目标就是先争取获得积分,尽可能多地拿到米兰冬奥会参赛名额。”张耀华说。(李晓洁)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