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2-10    作者:王向娜

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哈尔滨2月10日电(记者 王向娜)2月10日,哈尔滨亚冬会进入开幕式后第三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1金18银15铜,暂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赛场上,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充分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体育健儿在哈尔滨亚冬会上用优异的运动成绩和精神风貌,再一次让中华体育精神熠熠生辉。

W_44424193_25020720_wz.jpg

以拼搏之姿激扬浓浓爱国之情

此次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总体参赛目标是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一方面是要力争亚冬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金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李方慧赛后说:“每次升国旗、奏国歌都很激动,不仅因为我还因为队友。现在这面国旗因为自己而升起,感到很骄傲,我会继续努力为国争光。” 在越野滑雪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颁奖仪式上,冠军李磊、亚军孟红莲、季军迪妮格尔·衣拉木江站上领奖台,三面国旗同时升起,三位姑娘齐唱国歌。孟红莲说:“我们三个人让三面五星红旗升起,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这激励我更加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伴随着每一次升国旗、奏国歌,广大民众与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共情共鸣,共同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亚冬会赛场上,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今年31岁的越野滑雪运动员王强,在男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项目上夺冠。从14岁开始练习越野滑雪的他,在17年后终于拿到自己的第一枚亚冬会金牌。“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王强的经历便是这句话的鲜活写照。

本届亚冬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开局不顺。队员张楚桐受访时虽有哽咽,但仍坚强地说出,“我觉得会越来越好,比赛还没比完”。最终,她在女子1000米决赛中摘得一枚宝贵铜牌。中国队更是在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拼下金牌,争得荣誉。范可新说:“我们就是要第一,不要第二。这个决心越坚定,大家才会更有力量,用更快的速度战胜对手。”竞技体育比赛中会有偶然,但每一次夺金夺牌、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次成长进步,都是敢拼、敢打、永不言弃的必然结果。

还有速度滑冰项目,中国选手包揽女子1500米、男子5000米金银铜牌,男子长距离并不是中国队强项,但在米兰冬奥会备战周期,通过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创新训练,中国队实力稳步提升。补齐短板非一日之功,但只要走在正确道路上,拥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就一定能推动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以团结协作打造冰雪之师

亚冬会开幕式后首个比赛日的首场比赛,中国短道速滑队无缘混合接力奖牌。赛后,全队没有责备、没有抱怨,只有鼓励、只有安慰,为彼此卸下包袱,坚定信心在绝境中杀出生路,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林孝埈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男子500米夺冠后,他冲到场边,拥抱教练和队友,掩面而泣。在短道速滑最后一项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上,中国队团结协作、并肩作战,收获宝贵的铜牌。

在自由式滑雪男子、女子空中技巧决赛结束后,齐广璞、徐梦桃都谈到了“老带新”。老将向年轻队员传经验,年轻队员以老将为榜样,当老中青三代同时站上领奖台时,恰恰是精神传承、项目传承的生动体现。

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在亚冬会赛场上还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在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18岁的张小楠在这场“05后”选手的“青春对决”中脱颖而出,首次参加亚冬会就登上最高领奖台。中国滑雪登山队参加本届亚冬会的4男4女8名队员全部为“00后”,他们包揽了男子、女子短距离项目的前四名。还有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选手陈雪铮只有16岁,她夺得女子空中技巧银牌。年轻选手在本届亚冬会上的精彩表现,是北京冬奥会引领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传播体育文化 弘扬体育精神

2月10日上午,“中华体育精神颂·哈尔滨亚冬会站”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动。奥运冠军张雨霏、韩聪、潘展乐、李雯雯现场分享体育故事、传递体育精神。张雨霏还化身“金牌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体育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体育文化展”。

高超介绍,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重点打造“中华体育精神颂”体育文化品牌工程,以“体育力量·中国精神”为主题,通过主题展演、冠军对话、展览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中华体育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生动深入地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支持,为体育强国建设凝聚文化向心力。

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重点,加强精神培育和精神传扬,为体育改革发展鼓劲提气、蓄能赋力,以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化,确保体育战线更有凝聚力、战斗力,以中华体育精神的外化,推动体育事业更具影响力、感召力。通过持续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凝心聚气的体育正能量。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