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血管评测结果与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状况息息相关,对这一群体的心血管健康展开调查与干预,能为慢性病之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精准检测+科学干预’,可以推动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管理,降低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近日,全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项目招募会在北京举办,项目组总负责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务监督中心副主任张剑梅在会上说道。此次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办的招募会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北、陕西、江西、福建、山东等地的11个意向项目组代表的踊跃参与,共同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干预工作,为守护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筑牢根基。
张剑梅表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项目从2022年开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在科技助力体育进校园方面成果显著。借助AI技术,孩子们在干预过程中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前,全社会都应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八要素,即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不吸烟、健康睡眠、适当的BMI(身体质量指数)、理想的血脂水平、理想的血糖水平、理想的血压水平。2025年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成功建成中国首家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团体标准,并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的相关的标准。
在项目组代表发言环节,各地项目组代表详细汇报了各自地区的筹备情况与工作计划。其中,张家口市赤城县疾控中心的经验分享尤为亮眼。赤城县疾控中心主任杨海峰介绍,在当地,赤城县疾控中心联合卫健局,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力量,形成了全方位的协作模式。这种创新工作方式不仅在当地取得了积极成果,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维度传播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意义,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项目发展。科技赋能,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数据精准度,建立相关标准,为后续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
相关附件